固态继电器
Solid State Relay - 高性能电子开关设备
固态继电器(Solid State Relay)的特点:
输入电路:过零型继电器采用宽电压的恒流输入方式,一般为DC
3V-32V。随机型继电器采用低电压输入方式,一般为DC
3V-10V。此外也有交流AC220V等特殊输入方式。输入触发电流大于5mA以上。
输出电路:固态继电器通常采用可控硅做输出器件,导通时在可控硅上一般有1.0V-1.5V的压降,因此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,并随着实际工作电流的增大而热量增加,与选用的继电器规格大小关系不大,一般实际工作电流在10A以上就应该配散热器,30A以上散热器需风扇冷却。输出电路在必要时可以外加相应的保护电路,如安装快速熔断器、瞬态吸收电路(TVS)、电压钳位电路(MOV)等元件。输出电路严禁短路,以免造成继电器永久性损坏。
接通和关断:过零型继电器的特点是零电压开、零电流关,接通与关断的时间在半个电源周期内,50HZ时为10ms。随机型继电器在有输入信号时输出端随即导通,接通时间在微秒量级,关断与过零型相同,也为零电流关。
半波型继电器:采用单向控硅做输出器件,对交流电的正半周进行移相调压,常用于电振机的控制。
输出漏电流:继电器在关断时仍有漏电流存在,一般规格在10A以下为<2mA,10A以上为<12mA,因此在关断时负载仍与交流电源回路相连,这与机械式继电器截然不同。
继电器的安装:固态继电器安装应远离电磁干扰源,输入引线与输出引线应分开,安装在散热器上时应注意接触面平整清洁,并均匀涂导热硅脂,继电器直流输入端有正负极性,输出交流端无极性,安装时输入端与输出端切勿混淆。继电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处,尽量远离热源,多只继电器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隙。
移向触发器
Phase Trigger - 精密移相控制设备
移相触发器(Phase Trigger Control Regulator)的特点:
固态继电器移相触发器主要与随机型固态继电器配合使用,达到移相调压的目的。调压的原理是改变可控硅导通角的过程,负载上得到的电压力为斩波波型,这一点与自耦调压器完全不同。它主要使用于精确的调温、调光等阻性负载,感性负载仅限于小功率。
可控硅移相触发器内部已经集成了随机型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电路,因此只要按电路接入单相或双向可控硅即可实现调压目的,同时输出电流可以做得很大。
R系列固态调压器的移相调压方式与移想触发器略有不同,而且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不隔离,主要用于调节精度要求不高的阻性负载,且只适合手动调节。
移相触发调压模块内部集成更高,体积小,使用更方便。
一体化移相触发调压模块内部全集成结构,安装使用最为简单。其中NY型体积小,适合小功率。大功率可选LY型。
同步变压器不仅给移相触发器提供电源,它还提供移相的同步其准功能。变压器初级与电网电压相同,一般为220VAC或380VAC,次级电压一般为15±3VAC,变压器的功率取2W即可。
三相移相触发器无需同步变压器,移相范围大,触发脉冲宽,对称性好。
推荐产品
整流模块
Rectifier Module - 高效整流解决方案
全隔离一体化整流模块的特点:
全隔离一体化桥式整流模块由移相电路、触发电路、同步电路及四只(三相为六只)单向可控硅组成的全控桥式电路等组合而成。移相控制电路、可控硅、散热底板等部分之间相互隔离,介电强度大于2500VAC。
模块只需外部提供交流同步电压,便可用0-5VDC(或0-10VDC)信号对模块的输出直流电压进得平滑调节,可手动电位器调节、仪表自动调节或微机控制。控制电压在0V-Uoff为关闭区域,切断整流输出;Uoff-Uop为基本线性区域,随着控制电压的增大,负载上的直流电压也逐渐增大;Uop-5V为全导通区域,模块相当于四只(或六只)二级管组成的桥堆,此时输出的直流电压最大。调压控制部分原理可参阅产品说明书移相触发器部分。同步变压器功率一般选2W即可,变压器初级应与模块交流输入端同步一致,次级电压15±3VAC。
模块附有LED输出大小指示,方便直观。模块内每只单向可控硅并联有RC吸收回路。
模块交流输入端有四个电压等级,分别为①380VAC,适用范围250-450VAC;②220VAC,适用范围125-250VAC;③110VAC,适用范围50-125VAC;④36VAC,适用范围15-50VAC
模块直流输出端若并联有大容量电解电容,则上电时的瞬间冲击电流较大,此时应将模块端“CON端”的工作状态设置成从0V开始缓慢增大,以减小浪涌电流冲击。
调功模块
Power Control Module - 智能调功模块
智能调功模块的特点:
输出为完整的正弦波,对电网及临近电器设备无干扰,适用于任何性质的负载,有调节正弦波通断时间比例的PWM输出方式和调节正弦波均匀通断数量的CYC输出方式两种。
模块输出与输入为光电隔离。
模块输入端有P型脉宽调制脉冲输入控制,V型0-5V电压输入控制,I型4-20mA电流输入控制等方式。
正反转模块
Forward-Reverse Module - 电机方向控制专家
电机正反转控制模块的特点:
单相或三相输出端与输入控制端采用光电隔离。
模块内A向和B向之间转换已设置硬件软件互锁,防止正反转开关同时导通。但为了长期可靠工作,正反转切换的时间间隔仍宜大于20ms以上。
模块内部每一路均采用单向可控硅反并联,并附有RC吸收回路。
发光LED管显示电机旋转方向,当两路LED都不亮时为停止状态。
直流继电器
DC Relay - 专业直流控制设备
直流固态继电器(Dc Solid State Relay)的特点:
直流SSR内部无机械触点,工作无噪音无火花无电磁干扰,体积小,寿命长。
输入电路:输入控制电流一般不大于15mA,TTL逻辑兼容。6A以下规格采用光电隔离,输入控制电压一般为DC
3V-32V。10A以上采用高频变压器隔离,控制电压DC 3V-32V.
输出电路:直流固态继电器输出电流在1A-6A时通常采用双极性晶体管做输出器件,10A及以上规格则采用功率场效应管(MOSFET)做输出器件。导通时在晶体管或场效应管上一般有0.7V-1.5V的电压降,因此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,并随着实际工作电流的增大而热量增加,与选用的继电器规格大小不大,一般实际工作电流在10A以上就应该配散热器,30A以上散热器需风扇冷却。
输出端已内置反接分保护电路。在必要时可以外加其他保护电路,如安装快速熔断器、二极管续流电路等元件。负载回路严禁短路,以免造成继电器永久性损坏。
接通和关断:接通时间小于0.5ms。
继电器的安装:直流固态继电器安装应远离电磁干扰源,输入引线与输出引线应分开,安装在散热器上时应注意接触面平整清洁,并均匀涂履导热硅脂,继电器直流输入端与输出端均有正负极性,安装时输入端与输出端及正负极性切勿混淆。继电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处,尽量远离热源,多只继电器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隙。
型号命名:SSR-xxxLXX
L前三位表示输出端额定电压,规格有30VDC,50VDC,100VDC,200VDC,400VDC等;L后二位(或三位)表示输出端额定电流,规格有1A,2A,3A,4A,5A,6A,10A,60A,50A,80A,100A等。
直流SSR的主要技术参数(环境温度25℃)
| 参数类型 | 参数名称 | 规格值 |
|---|---|---|
| 输入参数 | 输入电压范围 | 3-32VDC |
| 输入电流 | <15mA | |
| 临界接通电压 | 3VDC | |
| 保证关断电压 | 1VDC |
| 参数类型 | 参数名称 | 规格值 |
|---|---|---|
| 输出参数 | 负载工作电压 | 0-400VDC |
| 输出电流范围 | 0.02A-100A | |
| 浪涌电流(10ms) | 200% | |
| 最大接通时间 | 0.5ms | |
| 最大关断时间 | 5ms | |
| 最大输出漏电流 | <0.1mA | |
| 最大输出导通电阻(10A-100A规格) | <0.1Ω | |
| 最大输出通态压降(1A-6A规格) | <1.5VDC |
| 参数类型 | 参数名称 | 规格值 |
|---|---|---|
| 一般参数 | 绝缘电阻(输入、输出及外壳间) | >109Ω |
| 绝缘电压(输入、输出及外壳间) | ≥2000VAC | |
| 使用温度范围 | -40℃~+80℃ |